什么是居家干预?
顾名思义,居家干预是以个案家庭为基础环境提供治疗课程。一般较为常见的干预场景是在学校或在机构环境中进行的,居家干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类似的。 通常每天安排一次或根据商量的干预时间表安排,主要涉及孩子和治疗师 (Luiselli, Cannon, Ellis, & Sisson, 2000)。随着干预过程,我们鼓励家庭成员不断加深参与度,这种干预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环境的利用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正面反馈。 居家干预的优势? 1 便利的选择 首先,居家干预消除了那些远离专业机构或难以前往康复机构的家庭的障碍。例如,一个孩子,白天由他的祖母照顾,因为他的父母都在工作。他的祖母可能身体状况欠佳,无法独自将他带到机构。通过选择居家干预,家庭将获得整合到他们典型的日常生活和日程安排中的持续支持。 此外,对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来说,通勤可能是一个挑战。居家干预减少了离开家、乘坐交通工具前往机构或进入新环境的需要。同样使用前面的示例,谱系儿童可能会在去机构的路上出现问题行为,而祖母可能会面临独自将孩子带到机构的问题。 通勤可能不仅对祖母和孩子都造成负担,而且这样做也可能很危险。居家干预可以让行为问题最初在家中便得到纠正,随后会变得更容易过渡。 此外,没有了地点转换的困难,治疗师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进行教学,而不是处理问题行为。 因此,居家干预能够通过为这些孩子和家庭提供合适的、便利的帮助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2 熟悉信任的周围环境 孤独症儿童可能会因康复机构的陌生环境而感到不知所措或害怕。因此,他们可能会在陌生的环境出现问题行为。 通过将治疗课程带到家庭环境中,孩子往往会感到放松和自在。与机构环境相比,已发现孩子在熟悉的地方并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时,他们学习得更好 (Luiselli, Cannon, Ellis, & Sisson, 2000)。治疗师在孩子熟悉信任的环境可以更轻松地与孩子建立融洽关系,利用自然熟悉的生活情境对孩子进行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康复效果。 3 鼓励亲子互动 居家干预的目的是帮助家庭和他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成长和发展,改善家庭生活的质量。 父母和其他看护人全天都有机会与孩子互动,因此他们的治疗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策略,以帮助他们的孩子获得正向发展。目标是使家庭能够在孩子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居家干预,家长将能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习得所需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加强孩子的社交、沟通、模仿和游戏技能的沟通和引导。 许多研究表明,居家干预对父母有很多好处。Koegel, Stiebel, 与Koegel (1998) 的一项早期研究对三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居家干预,发现他们对家人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感提升,与其他家人互动的舒适度也增加了。 此外,父母报告说更愿意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和让孩子参与更多的家庭活动。Timmer等人 (2011) 在调查亲子互动疗法在减少儿童行为问题方面的有效性时,让父母报告抑郁症状的临床水平。结果表明,在治疗前的评估中,抑郁母亲可能比非抑郁母亲报告更严重的儿童行为问题,但治疗后,抑郁母亲比非抑郁母亲报告的儿童行为问题减少更多。 很明显,父母对自己在行为改变方面的有效性、对治疗方法的信心以及孩子在家庭和社区中被接受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父母的持续参与 (Moore & Symons, 2011)。 4 个性化治疗方案 最后,通过在家庭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治疗师将能够全面了解情况并制定适当和具体的干预计划,以针对孩子需要干预的领域进行优先排序。 治疗课程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并融合到家庭环境。这允许技能在最有可能发生的环境中成为目标。 例如,社交技能可以通过孩子熟悉的游戏和兄弟姐妹一起进行多次重复和大量的练习。在日常活动中,使用家庭的物品和玩具,选择有意义、有趣且经常发生的教学目标,例如提要求、穿衣服、如厕等,让孩子有更多的练习与学习机会,这样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将达到最佳。 最后,居家干预研究在许多领域发现了积极的结果,包括儿童社会情绪行为、游戏社交和沟通能力 (例如,Kaiser, Hancock, & Nietfeld, 2000; Rickards et al, 2009; Perera, Jeewandara, Seneviratne, & Guruge, 2016; Mullan, Boyd, & McConkey, 2021)。 换句话说,通过接受居家干预,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和练习时间,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交沟通。此外,孩子们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也有助于他们在新的环境下泛化和维持已掌握的技能。 居家为家庭带来了便利,由于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到轻松自在,可以更好地建立融洽关系,还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个性化治疗课程,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它也有帮助父母对支持孩子的发展更有信心,心理压力变小,亲子互动就更为积极了。 理想的居家干预计划包括在干预过程中有高质量的家庭参与;但是,这可能并不总是可行的。因此,督导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家长参与的类型和程度,并尽可能鼓励家长保持积极的参与 (Walkup, 2012)。 尽管我们的努力可能伴随着挑战,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归根结底,我们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确保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结果。